积滞化热是什么意思?

首页

积滞化热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2023-08-01

积滞化热是中医病症名,是指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食积郁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嗳气酸腐、大便不调等病症。

1、饮食不节:平时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饥饱失常,或嗜食肥甘厚味(如炸鸡、肥肉)等,导致饮食停滞于胃,日久郁而化热,可引起食积化热,常伴有腹胀、食欲下降、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厚等症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粥、面条等,避免进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以改善症状;

2、情志失调:长期处于情志失调状态,如忧思过度、精神抑郁、紧张压抑等,导致脏腑功能活动减退,代谢活动减弱,影响脏腑气血运行,日久形成气滞、血瘀,可引发积滞,并化热,继而出现腹胀、食欲下降、大便干结等症状。建议日常保持乐观的情绪,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爬山、慢跑等,以调节情绪,缓解症状;

3、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人群,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无法及时消化,淤积于胃肠道内,日久可化热,出现积滞,常伴有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调理改善症状,如小米、山药等健脾的食物,以及健胃消食片等药物;

4、其他原因:小儿疳疾、胃肠燥热等中医病症,也可引起积滞化热,需加以辨别。如小儿疳疾由于先天不足,过食肥甘厚味,生内热,脾胃受损所致,可引起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夜间哭闹、大便干结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肥儿丸调理。此外,西医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积滞化热的情况。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