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首页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举报/反馈2023-07-20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长时间缺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造成的,铁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体内铁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当人体血液中含铁量不足时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

一、铁元素含量较少:

人体内的铁元素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并储存在骨髓中。人体如果没有摄入充足的铁元素,或者对铁元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弱,就会导致人体缺乏铁元素,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

二、铁元素含量较多:

1、蔬菜类:蔬菜中的铁元素含量较高,比如菠菜、芹菜、油菜等;

2、肉类:肉类中含有较多的铁元素,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3、谷类:谷类中的铁元素含量较高,比如糙米、黑米等;

4、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中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比如大豆、绿豆、黄豆等;

5、其他食物:鸡蛋、鸭蛋、鹅蛋等蛋类,以及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均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缺铁性贫血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缺铁性贫血状态,还会影响身体的各项功能。因此,缺铁性贫血一旦确诊,需要及时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铁剂治疗,比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