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血性贫血

首页

什么是出血性贫血

举报/反馈2023-07-21

出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细胞减少,而血细胞减少后,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低于正常值。通常临床上出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出血性贫血、慢性出血性贫血。

一、急性出血性贫血:

1、外伤:如外伤导致脾脏破裂,或女性处女膜破裂引起的出血,可能会导致急性出血性贫血;

2、手术:手术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应激性的黏膜、血管损伤,也可能会引起出血性贫血;

3、分娩:在分娩的时候,如果出现宫缩乏力,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也会引起出血性贫血;

4、肿瘤:消化道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会导致出血性贫血。

二、慢性出血性贫血:

1、感染: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受到损害,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出血性贫血;

2、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能会导致慢性出血性贫血。

除上述原因外,如果患者长期存在感染,或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会导致出血性贫血。在临床上,出血性贫血通常是以出血为特征表现,贫血、血红蛋白尿及血细胞比容可达到20%或以上。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治疗。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