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首页

偶发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2023-07-30

偶发室性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但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通常不可能捕捉到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原因较多,如生理性原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或其他因素等。室性早搏指来自心房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导致的心脏搏动被快速抑制,较多人在劳累、紧张、焦虑、失眠、熬夜等情况下会出现偶发室性早搏,一般无需治疗,放松心情,避免诱因即可。

1、生理性原因:如部分人在饮酒、喝浓茶、咖啡后,可能会出现偶发室性早搏,无需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室性早搏会逐渐消失;

2、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能会导致偶发室性早搏,如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偶发室性早搏的发生,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脏结构的异常。如果心脏彩超,或者心电图存在明显异常,且医生认为患者存在心功能不佳的表现,则可以遵医嘱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3、药物或其他因素: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如患者过量服用洋地黄、奎尼丁等,也可能会导致偶发室性早搏。如果是由于药物因素导致的偶发室性早搏,需及时遵医嘱停用药物或调整用药剂量。如果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偶发室性早搏,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偶发室性早搏的情况;

4、其他:如果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可能会因电解质紊乱,导致心脏搏动节律出现异常,可能会诱发偶发室性早搏。此外,室性早搏还与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有关。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