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乳性腹泻

首页

什么是母乳性腹泻

举报/反馈2023-07-21

母乳性腹泻是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儿出现腹泻,较为常见,且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通常与母乳成分、婴儿体质、哺乳方式不当、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1、母乳成分: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和溶菌酶含量较高,可促进肠道蠕动,如果婴儿胃肠道功能较弱,可能会出现母乳性腹泻;

2、婴儿体质:由于婴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如果饮食不当或受凉,也易出现母乳性腹泻;

3、哺乳方式不当:母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分,一部分是脂肪,如果哺乳方式不当,婴儿无法有效吸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出现母乳性腹泻;

4、食物过敏:如果母亲食用某些食物,如鱼、虾、蟹等,过敏原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可引起婴儿胃肠道,甚至全身的过敏反应,导致母乳性腹泻;

5、其他原因:如果母亲乳汁分泌量较少,或者母乳在婴儿胃肠道存留时间较短,以及婴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均可能导致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的治疗方式,与婴儿腹泻的治疗方式类似,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调整母亲的饮食,避免食用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此外,可以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停止母乳喂养,采取奶粉喂养,以免加重症状。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