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虫咬性皮炎

首页

什么是虫咬性皮炎

举报/反馈2023-07-21

虫咬性皮炎是指昆虫叮咬后皮肤发生的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易受昆虫叮咬的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前臂、腿等处,可导致机体出现水肿性风团样丘疹、丘疱疹等损害,常伴有瘙痒。

一、病因:

虫咬性皮炎可由螨虫、蚊、臭虫、蠓、疥螨等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其中臭虫刺激引起的皮炎最为常见,病变部位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可因搔抓引起炎性渗出及色素沉着。

二、症状:

1、风团:皮损为水肿性风团样丘疹、丘疱疹或瘀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常伴有抓痕,自觉瘙痒;

2、丘疹:为半球形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搔抓后可出现丘疹中有疱液,严重者可出现大疱;

3、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皮肤糜烂,渗液,结痂,伴有瘙痒感,如抓破可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毛囊炎、疖肿等;

4、其他:自觉瘙痒、灼热,可伴有头痛、乏力、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

三、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以止痒,通常1-2周可自行消退,如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若继发感染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虫咬性皮炎易复发,治疗后应注意日常规避蚊虫,保持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虫咬性皮炎,减少复发。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