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的区分主要依靠病程发展、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液学检查的结果。
1.病程发展
急性乙型肝炎通常病程较短,可在数周至数月内自愈或出现慢性化。而慢性乙型肝炎则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月至数年才能控制病情。
2.症状
急性乙型肝炎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黄疸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短。
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相对较轻或无症状,但可伴随长期的肝脏不适感。
3.体征
体格检查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发现肝区压痛、叩击痛阳性等体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体征可能不明显,但在疾病活动期也可能出现上述体征。
4.肝功能指标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会异常升高,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能处于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
5.血液学检查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HBsAg、HBeAg等标志物,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则会出现HBsAg、抗-HBc等标志物。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乙型肝炎,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