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期依据下肢缺血程度,可分为四期:0期-无症状期、1期-间歇性跛行期、2期-持续性跛行期、3期-休息痛期和4期-坏疽期。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局部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皮肤苍白、发凉、麻木、刺痛等不适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至肢体末端时,会出现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等情况。
该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造影)以评估血管阻塞的程度和位置。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安排血液测试来评估血脂水平和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手术治疗则包括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以及旁路移植术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