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缺乏效应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子减少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和频尿的疾病。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障碍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低下,使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受到抑制。这使得体内水分不能被有效地保留,进而引发多尿、低比重尿和低渗尿等表现。尿崩症通常表现为极度口渴、频繁排尿、夜间多次起床排尿以及大量饮水以缓解口渴。
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
确诊尿崩症需要进行血液和尿液分析、禁水加压素试验、颅脑磁共振成像等。通过测量禁水前后血钠浓度对比可判断是否存在中枢性尿崩症;而MRI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潜在的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治疗尿崩症的主要目标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并控制尿量。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去氨加压素片、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等药物增加尿液浓缩能力;对于持续存在的高钙血症,则需限制钙摄入量并考虑使用降钙剂如双膦酸盐类药物。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并避免过量补充电解质以防诱发水肿。定期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平衡也是管理此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