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尾骨骨折可能表现为疼痛、触痛、肿胀、活动受限和排尿困难,需要及时就医以评估骨折情况并获得适当治疗。
1.疼痛
摔倒时臀部着地导致尾骨受到冲击,引起尾骨骨折。当骨折发生时,神经和软组织受损,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臀部下方,可能伴有放射性痛感至腿部。
2.触痛
触痛是由于摔伤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皮下形成血肿,刺激周围神经而引起的。
血肿会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导致触痛的发生。触痛主要集中在受伤区域,即臀部下方。
3.肿胀
肿胀是由摔倒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韧带等结构的损伤,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液体积聚而引起的。肿胀通常出现在受伤部位,也可能是整个臀部出现肿胀。
4.活动受限
摔倒可能导致尾椎关节错位或者脱臼,此时患者无法自由活动,否则会导致疼痛加剧甚至加重损伤。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在坐下、站立或行走时感到困难,尤其是在尝试改变姿势时更为明显。
5.排尿困难
若骨折线累及骶尾关节面,则可能会损伤到直肠肛管腹侧壁上的盆腔内脏神经丛,进而影响膀胱括约肌的功能,造成排尿困难的现象。排尿困难的症状可能包括尿流变弱、尿液滴漏或需要用力排尿。
针对尾骨骨折,建议进行X光片、CT扫描或MRI以评估骨折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穿戴支具或在严重情况下手术矫正。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避免长时间坐着,以免加重疼痛和不适。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