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2位、主任医师1位
详细介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共拥有专科床位五十张,分为珠江新城及人民中儿童院区两个院区,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外科新生儿外科患儿600~700人,普外科患儿700~800人,开展专科手术近1000台,学科规模及临床、科研水平居全国前列。
学科带头人夏慧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新生儿学组组长,美国儿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新生儿外科主任。余家康主任医师,外科部副主任,全国小儿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肝胆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小儿外科协会常务委员。新生儿外科其他专科医生包括钟微副主任医师、李乐主治医师、王勇主治医师及4名住院医师。所有专科医生均拥有医学硕士以上学位。
新生儿外科收治各种外伤、急性感染:脐炎、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新生儿化脓性腮腺炎、新生儿乳腺炎、新生儿肛周感染;新生儿肿瘤、胸部畸形如先天性膈疝、膈膨升、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先天性肺大疱或肺囊肿、脓胸或脓气胸、食道闭锁、食道裂孔疝等;腹部病变如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新生儿胃肠穿孔、胃扭转、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小肠闭锁、先天性肠旋转不全、环状胰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粪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脐膨出、腹裂、脐肠瘘、脐尿管瘘、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腹股沟斜疝,以及腹部肿物以及产前检查提示患先天性结构性畸形胎儿,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及产前、产时或出生后医疗干预的胎儿。
新生儿外科分别于2009年2月、2010年3月实施了两对胸腹联体婴分离手术,术后患儿均得以存活。联体婴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患病率为1/50 000~1/100 000,约20万次分娩有1例存活。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相当罕见。
妇儿中心新生儿外科、产科、麻醉科及重症监护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多数胎儿先天结构性畸形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前检查中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胎儿医学团队有能力为焦急等待的父母们提供全面、专业的医学咨询,为患儿们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跨学科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使得宫外产时手术在妇儿中心能较快和较好地开展起来。妇儿中心在2010年先后成功进行了5例产时胎儿手术。
特设诊疗:
胆道闭锁的诊治、胎儿结构性畸形的产前咨询及治疗
院区分布:
儿童院区、珠江新城中心院区
科研学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效果评价研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0年
2.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先天性膈疝胎肺发育中的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07年
3. 《生长素对先天性膈疝胎肺发育的作用及产前治疗对其影响》: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局),2007年
4. 《天性膈疝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及干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2007年
5. 《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5年
6. 《消化道内胆红素监测在胆道闭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5年
7. 《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良机制及产前治疗》: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4年
8. 《24小时食管PH及测压同步测定在小儿胃食管返流的应用》: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0年
获奖科研项目:
1. 2007年《先天性膈疝发生机制及产前治疗的实验研究》科研成果获得“2006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08年《先天性膈疝发生机制及产前治疗的实验研究》科研成果获得“2007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