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31位、主任医师9位
详细介绍: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疾病研究所神经外科正式成立于1985年5月。至1988年已发展成为一级科室,可开展大部分的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丘脑核团破坏治疗帕金森氏病、精神病外科治疗等诊疗技术及手术。在华南地区首先建立神经外科监护室(床位10张)和独立神经外科手术室4间。1989年起全面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1990年开展颅内压监测的临床研究及应用,1991年配置手术显微镜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993年引进全国第一批第三台,华南地区第一台伽玛刀,省内第一台接触性激光并开始临床应用。1993年省内率先设立外伤、肿瘤、血管及脊髓,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组,同年通过三级甲等重点科室评审。90年代,每年各类手术例数近1000例,已可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AVM切除、脑干肿瘤切除、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CT立体定向技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复杂高难度手术,肿瘤手术死亡率1.3%,远低于当时国内外平均水平。 2017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疾病研究中心成立,包括临床病区5个,床位200张(院本部150张,番禺院区50张),独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床位20张),独立神经外科手术室4间,配备手术显微镜5台,神经导航3套,超声吸引2台,神经内镜2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2套, 每年收治病人4000人次,各类手术约2500例。可开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神经内镜下各类手术,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颅脑损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及危重症的救治及临床研究,具备血管介入、神经电生理监测、皮层脑电图、显微荧光等先进神经外科技术及设备。建立了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为临床科研、年轻医生的成长、进修生学习提供必备的条件。以临床、解剖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为基础,成立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疾病研究中心,搭建医教研一体的平台,使科研与临床的结合更紧密,互相支持促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医师团队共41人,正高13人,副高13人,中初级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 学科带头人:王业忠,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社会任职:世界华人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编委,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疾患诊疗学组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临床科主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临床科主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教育委员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脑血管病、颅底肿瘤、脊髓/脊柱疾病发病机制及微侵袭手术救治。擅长各种类型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内镜下各类手术,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各种颅神经疾病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各类脊髓、脊柱疾病的诊疗也有较深的造诣,其中对椎管内肿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等疾病采用微侵袭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已累计实施各类手术5000余例,相关显微治疗技术获邀在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发言。 学术成就: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项,大学课题6项,出版专著5部,获得国家专利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大学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 90年代初已成立各亚专业组: 血管介入组:姬云翔、梁建峰、柯炎斌、李伟、陀泳华。该亚专业组成立于1989年,全面系统开展脑血管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是国内最早开展该类相关技术的单位之一,结合手术和介入治疗两者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获得很好的疗效。颅内动脉瘤夹闭例数近两千例,年介入手术量超过1200台,总体上脑动脉瘤的治疗成功率已达95%以上,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除常规显微手术外,率先开展了新型液体栓塞剂治疗该类疾病,并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使综合治愈率大大提高,而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率明显降低。积极推进卒中中心救治工作,常规开展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脑动脉搭桥术等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病的同时,不断优化卒中绿色通道,24小时全天候开展动/静脉溶栓、机械碎栓、支架取栓、球囊血管成型、支架植入等血管内治疗技术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先后承担脑血管病相关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8部,获得国家专利7项,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培养博士、硕士35名。多次在国内外的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作专题发言,并已举办多次全国性学习班,取得很好的成绩。 脊髓脊柱组:方泽鲁,曹国彬,肖仕印,朱国辉。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业组成立于2002年,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脊髓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目前开展了脊髓脊柱肿瘤、脊髓血管病、脊髓损伤、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栓系、脊柱裂、脊膜膨出、颈椎病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在省内较早开展髓内肿瘤和脊髓血管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专业设立十几年来手术病例近1000例,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脊髓脊柱疾病治疗水平达到国内一流行列。 颅底组:曾白云,岑宇翔,刘清流,江顺婷。神经外科颅底专业组设立专业方向近30年。颅底专业组主要治疗各种颅底病变,施行前中后颅底各种难度手术,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底脑膜瘤、听神经瘤等。颅底专业组对鞍区肿瘤等颅底病变有深入的研究及治疗经验,特别在垂体腺瘤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3年已开展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是省内最先开展该手术的医院之一,20多年积累手术病例1000多例,目前能够熟练开展经鼻蝶窦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同时引进了业内最好的神经内窥镜系统-德国Karl-Storz内窥镜系统,已开展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及内镜下锁孔入路前颅病变切除手术。 功能组:王进钢,黄文辉,胡滨,高修众。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组是国内最早开展帕金森氏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扭转痉挛、颅内异物以及脑深部病变活检取出等功能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单位之一。目前,功能神经外科组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立体定向手术操作及规划系统,先进的术中脑电图、电生理监测系统,紧贴目前世界最新科学前沿。开展了如术中唤醒、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昏迷唤醒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VNS)及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伽马刀综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等治疗。成立至今已累计专科手术近3000台,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 同时在基础及临床科研方便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小儿组:陈晞,梁建民,叶振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组是国内成立较早,省内最早的综合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随着科室的不断发展,临床专业水平及收治病例数不断提高,20多年来收治神经外科疾病患儿近4000例,手术2500余例,包括第三脑室、丘脑、松果体区、脊髓髓内、脑干等所有部位的手术均能开展。此外,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各种复杂脑积水等疾病,也是省内开展工作较早的单位之一。收治的病例年龄涵盖新生儿至青少年,疾病种类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先天性畸形、外伤、脑血管病等,开展大多数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术式,如鞍区,脑室系统、脑干等部位手术。手术方式与疗效与国内外先进水平一致。 重症组:梁建民,戴文伟,李波。神经外科监护室建立于1988年,为省内最早,国内较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专科重症监护室,历年来,收治及抢救数千例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科的发展壮大、神经外科重症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床位20张,成立神经外科重症亚专业组,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加强了NICU的管理。除了床旁监护仪、多台先进的呼吸机、移动呼吸机、调温毯等,还配备有床旁颅内压监测、经颅多谱勒电生理监测等高端设备,对重度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重度感染、各类颅脑手术、血管介入手术等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治疗,进入省内神经外科重症医学先进行列,仅近一年,NICU收治病例近千例,总死亡率下降约7%。新的NICU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工程完成后,无论在场地硬件设备、人员配置、专业水平将提升至新的台阶,患者将更好的治疗和更大的保障。 番禺院区:姚兴军、何伟文等。2012年番禺院区神经外科成立。目前共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科室编制床位50张,旨在为番禺区人民服务。科室目前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及手术治疗和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并逐渐开展颅内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基础实验室:袁忠民等,为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所里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经过近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胶质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子课题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教育厅项目5项、广东省科技厅及卫生厅项目4项、广州市科技局、教育局及卫生局项目5项,获得科研经费近1000万,获得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在Clinical trial注册的研究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5篇IF>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