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别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纠正
内分泌科介绍

科室成员: 医生24位、主任医师4位

详细介绍:电话:020-89168664地址:2号楼13楼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由临床经验丰富、医学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组成。其中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多名,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10人。科室开展床位50余张,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除常规收治内分泌疾病、代谢营养性疾病以外,科室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医疗技术:1、糖尿病的强化“双C”治疗,使患者血糖平稳、安全下降的同时,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2、减重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有效率达到80%以上、治愈率约30-40%;3、“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保肢率达到95%以上;4、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的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高了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

案例:治疗一个星期成功减肥5公斤

该科的治疗宗旨是诊疗患者疾病时不忽略整体状况调整;缓解躯体痛苦时重视解除心理障碍;运用药物治疗时提倡病人积极互动;确保疗效前提下尽量降低医疗费用;潜心专业提高的同时热心医学科普活动。我们的治疗理念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相互信任、医患共赢。

科室人员介绍

徐谷根: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从事内分泌、代谢病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糖尿病、肥胖症、甲亢、痛风、不孕、月经紊乱、生长发育障碍及疑难杂症等疾病诊治,成功治愈了近千例肥胖患者。主编《真的可以告别肥胖与糖尿病》。现任广东省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伤口管理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

技术力量

一、糖尿病优化管理(双C)方案介绍

二、减重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三、“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保肢率达到95%以上。

四、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的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高了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

一、糖尿病优化管理(双C)方案介绍(连续血糖监测下的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方案)

所谓“双C”治疗,就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S)的联合应用。由于这两种手段英文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所以简称之为“双C方案”。该治疗手段适合需要实施胰岛素治疗的所有糖尿病住院患者,如有条件都应该作为首选,因为这种“双C治疗”是目前较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手段。该治疗需要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两套设备,最重要的需要有经验的糖尿病治疗团队。这种治疗手段是我院内分泌科的特色之一。

1、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

设备:由皮下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和葡萄糖动态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

作用:72小时可以自动测量和存储1440个血糖数值,有效测量血糖范围1.7-25mmol/L。

方法:佩戴仅35克重量的皮下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由电脑绘出回顾式连续72小时血糖图谱。

优势:一目了然单次血糖检测所无法测到血糖随饮食、运动或药物的变化趋势;可针对性指导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对变化莫测的黎明现象、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和脆性糖尿病尤为必要。

2、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CSII)

设备:由胰岛素储药器、微型驱动马达、电脑程序、显示屏及皮下输注导管,整机如BP机大小。

作用: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基础及餐时双分泌模式,使胰岛素输注更合理更安全。

优势:诊治双重性(保护和了解胰岛功能),使糖尿病初期濒临死亡的部分胰岛B细胞得以休养生息;根据补充量推断残余胰岛功能;尤其适合妊娠期糖尿病、初期糖尿病、频繁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任何类型、手术前后、禁食或昏迷的糖尿病人;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二、非手术减重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

1、减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当今医学的前沿

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需终身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治疗。多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减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脂肪肝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是生活方式的减重非常困难,其有效性难以持续。故近年来学者们试图通过手术的方法减重,并证实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减重治疗,76%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停药或者减少药物用量,减重手术是继胰岛素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手术减重给患者带来的后遗症也较多。故本人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非手术的方式减重,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科减重方法,发现减重后其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类似于手术减重。

2、肥胖患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病率也越来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2011年11月29日,由卫生部和清华大学发起的“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高级卫生专家、世界银行驻中国办事处王世勇在作了《中国慢性病报告及国际慢性疾病防控最新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超重3.05亿,肥胖1.2亿,高血压2.36亿,高胆固醇血症3293万,糖尿病9681万,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疾病,中国慢性病死亡率达85%以上。1982年至2006年,中国人口被认定超重从7%升至15%;如今,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者。研究人员调查了2万名中国人的饮食变化后发现,15年来,每年都会新增1.2%的人成为肥胖者⑶。一项201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中国肥胖儿童在15年里增加28倍。7岁以下儿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儿童,比例远超欧洲国家。

3、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9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许多横向的调查提示,肥胖的发病率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关,在美国全国营养调查显示,超重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9倍。前瞻性的研究也证实体重增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⑷。有报道对11428名年龄在30-55岁的妇女进行了14年的随访研究,BMI在23-25之间的妇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BMI<22者的4倍;bmi>35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BMI<22的人群的93.2倍,18岁以后体重增加7-10.9KG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倍⑸。所以,体重增加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险因素。 许多的研究表明,肥胖可以导致脂肪肝,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同时肥胖还可以导致血脂、尿酸、血压的异常。因此,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起因,是上述慢性病的基础。

4、减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及可能机制

有众多的研究表明,减轻体重,可以逆转早期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如我国的大庆研究表明,生活方式的干预,控制饮食及运动,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即可逆转大部分的IGT及早期的2型糖尿病。近年来,本用来减肥的手术,却发现使仅80%的2型糖尿病得到缓解,80-90%的血脂谱得到改善,使65%的高血压完全缓解⑹。进一步证实了减重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的十分有效的手段。故纪立农教授把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地位提高到和胰岛素的发现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呼吁内分泌科医生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

手术减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较复杂⑺,一般认为与术后食物快速进入后肠道,引起肠促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胃肠旁路手术则是食物避开了上段肠道,减少了GIP及ghrelin的分泌 ;食物绕过了远侧小肠,直接进入远侧回肠,从而刺激了GLP-1及PYY的分泌。有学者观察到,手术后4周,患者的体质指数仍在肥胖的范围,但血糖却明显下降,大部分降低到正常范围,故认为手术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程度没有明显的关系。本人认为手术后食物吸收减少,相当于减少了饮食,使体重减少。同时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也减少,TG明显减低,脂肪肝得到逆转,高胰岛素血症得到控制 ,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饮食和减重是关键的因素。至于体重只是最终的结果,当手术一段时间后,因为人体吸收明显减少,体重必定会下来。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手术,如果我们严格控制饮食,加强消耗,体重也一定会下来。控制饮食的早期,体重虽然还没有达标,或者还在肥胖的范围,血糖肯定是会下降的。所以说,不管您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够控制饮食,导致体重最终下降到一定范围,使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逆转,血糖、血脂、血压及肥胖等代谢综合症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5、传统减重方法的利弊

减重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洗肠疗法、手术治疗、针灸埋线治疗等。这些方法对于减重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目前减肥方法的不足之处:

① 缺乏减肥前的全面体检,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肥胖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② 没有针对肥胖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仅仅是关注肥胖本身;

③ 治疗方法较单一,如单一的采取饮食治疗、或运动治疗、或药物治疗、或埋线治疗、或超声治疗、或抽脂治疗,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故效果不明显;

④ 容易反弹:通过单一的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不治疗后又反弹,体重甚至比以前更重;

⑤ 没有意识到肥胖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故没有专门的心理治疗;

⑥ 没有建立长效的随访机制,不利于长期维持。

⑦ 手术治疗(胃转流术、束带术等)虽然疗效明显,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远期并发症较多,非一般患者容易接受。且需长期服用微量元素等,避免营养不良。

6、减重的难度

减重与戒毒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故减重很难,维持减重疗效更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肥≌戒毒。它们有以下三点相似之处:

①发病的机制相似:它们都是因为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不解决心理及社会影响因素,想彻底减肥跟戒毒一样有难度。

②发病的症状相似:都有戒断症状。戒毒时,会出现戒断症状,究其本质,是戒毒后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而肥胖患者体内胰岛素增多,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多了会导致餐前低血糖反应。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食欲旺盛,这加大了减肥的难度。所以它们两者都是激素惹的祸!

③治疗的方法相似:要戒毒,需要消除戒断症状!服用类似毒品的药物,使其戒断症状缓解。要减肥成功也一样。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患者的高胰岛素症状缓解,控制饮食后患者无低血糖症状出现,患者才能坚持。减肥才能成功。并且胰岛素水平过高,可以导致合成代谢旺盛,吃什么都容易长肥,不利于控制体重。

④因为减重如此的难,所以传统的方法控制饮食、运动等治疗肥胖及糖尿病虽然有效,且人人都意识到了,但就是做不到,故疗效不明显。

7、我们减重的优点有:

①减肥前的全面体检,区分不同类型的肥胖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②针对肥胖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不仅仅是关注肥胖本身。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是口服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治疗,需终生治疗。而我们采用综合的减重疗法,在减重的同时,逆转脂肪肝,改善胰岛素抵抗,从根本上治疗了2型糖尿病,故大多初发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需服药治疗。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③治疗方法较多样化,相互结合,使减肥效果提高。如将心理治疗、特殊的饮食运动治疗、埋线治疗、超声治疗、日记治疗、洁肠治疗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肥胖,组合不同的方法,使每位患者受益。是一个系统的方法,故效果明显;

④不容易反弹:我们通过建立长期的随访档案、简单易行的特殊饮食、运动疗法、肥胖的远程监护、简易而有效的日记疗法等,确保减肥后不反弹;

⑤意识到肥胖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故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

⑥针对传统方式没有建立长效的随访机制,不利于长期维持减重的效果。我们通过建立长期的随访档案、肥胖的远程监护、简易而有效的日记疗法等,确保体重长期维持稳定。

三、“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保肢率达到95%以上;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治疗十分棘手,其致残率高,据文献统计其截肢率高达20%以上。我们科室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五位一体”疗法综合治疗糖尿病足,保肢率达到95%以上。“五位一体”是指:

1、针对闭塞性大血管病变----重建血运的血管再造或再通介入治疗;

2、针对微血管病变----改建微循环的干细胞移植;

3、针对神经病变----恢复神经功能的干细胞移植和神经营养治疗;

4、复杂创面的个体化处理----增殖性病灶的超声清创、渗出性病灶的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特殊感染病灶的特色中药换药;

5、代谢紊乱和感染的全身性支持治疗----合理的降糖降脂方案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四、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的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高了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

甲状腺结节,俗称甲状腺包块或肿瘤,是非常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90%以上的结节为良性结节。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结节难以减小或消退,而手术治疗又有一定的风险及影响美观。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局部注射无水乙醇,达到硬化治疗的作用,使结节逐渐缩小。我们在临床已治疗了许多甲状腺结节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桥本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疾病,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外许多研究证实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效果显著。本人采用局部注射醋酸曲安耐德(长效皮质激素)及利多卡因,可以对甲状腺组织直接起到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桥本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疾病的目的。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可以使患者的自身抗体明显下降。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已经临床证实局部注射醋酸曲安耐德(长效皮质激素)及利多卡因,可以迅速缓解病情,与传统的治疗方案比较,效果更明显。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对于许多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桥本病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意义重大。我科在此领域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收治病种介绍

三.相关知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的一种以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及尿中可出现葡萄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2、糖尿病的分型目前糖尿病分为1型、2型、妊娠期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大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80%-90%。

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乏力、消瘦",简称"三多一少"。其含义为: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加,常有口渴、口干感而饮水量增加,常有饥饿感而饭量增加,但伴随体重减轻和或乏力。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无任何明显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了血糖升高,所以必须重视筛查。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需要注意,如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或外阴瘙痒、多汗、顽固便秘或腹泻、四肢麻木或疼痛、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腰痛背痛等等。

4、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早期常不会感到明显不适,特别是那些血糖不太高者,因此患者常放松对血糖的控制,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体内的代谢障碍会逐渐损害全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变、眼底病变和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下肢血管病变及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的生命,而慢性并发症则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危及生命。

5、糖尿病基本治疗措施和目的

通过糖尿病教育使病人在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对血糖监测使其长期达到或接近正常血糖水平,以防止急性并发症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6、糖尿病与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是营养物质、氧和激素发生交换的场所。胰岛素有明显增强骨骼肌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灌注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显著地导致葡萄糖利用异常和微血管并发症,诸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反之微循环障碍又影响局部胰岛素发挥代谢作用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住院期间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微循环改善治疗(俗称“通血管”)才能达到改善代谢和疏通循环的双重作用。

7、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低血糖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控制血糖于接近正常范围以防止急性并发症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漫长的治疗经历中既要使治疗卓有成效达标,更要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对人体的损害更直接和更迅速,尤其对于老年和病史较久的糖尿病患者。

1)认识低血糖

·糖尿病前期反应性低血糖:糖尿病诊断数年前时常在早餐后上午11时左右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因此糖尿病高危人群出现不耐饥饿时要警惕即将发生糖尿病。

·轻度低血糖表现:突然感觉严重饥饿、心慌、手抖、微汗、腿软、背凉。

·中度低血糖表现:头晕头痛、恍惚健忘、大汗淋漓、乏力软瘫。

·严重低血糖症状:嗜睡、昏睡或昏迷或胡言乱语、抽搐。

·特殊低血糖表现: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前区憋闷或疼痛、行为或表情怪异、梦魇等等。

·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但无明显不适感,见于老年、1型、有肾或神经病变者,这种低血糖危害更大,因为没有低血糖反应,丧失纠正低血糖的机会,可直接进入昏迷,威胁生命。

2)预防低血糖

·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以备不时之需,比如不能按时开饭时、运动量增加时、有轻度低血糖迹象时。

·每餐主食(粮食类食品)量要均匀,尤其不要突然减少或不吃主食。

·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相对固定,尤其不要在餐前运动。运动加量不可避免时要少量加餐。

·使用降糖药物防止不遵医嘱、不按时用药(比如服药或打胰岛素未进餐)、

·饮酒前先小量主食,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其他原因出现呕吐、腹泻、厌食或禁食时要及时查看血糖或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或咨询主管医生。

·养成经常自我监测血糖的习惯,尤其1型、老人、有神经并发症等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者。

3)纠正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反应或意识清楚者口服10-20克含糖类食品,如饼干、糖果、水果等并停止运动。

·意识障碍者给与50%葡萄糖液20毫升静推,每15分钟监测血糖直至升至>3.9mmol/L,否则继续给糖。立即送医院监测有无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急症。

·每次发生低血糖后必须查找原因以防再次发生,必要时需要调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4年版)

1).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2).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注:儿童、老年人、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合并症者目标要适当放宽

科室医生
擅长疾病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