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1位、主任医师1位
详细介绍:
一.实验室概况:本实验中心是医院各重点学科开展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立足于科研,面向全院,提供科研设备、场地和技术支持,并成为研究生的培养中心。本实验室于2003年通过评审确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编号:TCM-03-113)。实验室面积500 m2。现有人员19 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实验中心主任方永奇研究员。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1). 协助各课题组的科研工作;(2). 协助研究生课题工作;(3). 开展较先进的、难度较高的检测项目;(4). 积极参与各级科研投标,为医院的科研工作多做贡献。尤其要重视对本院制剂的开发研究。
二.实验室设置:流式细胞仪室、定量PCR室、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培养室、蛋白质组实验室、免疫实验室、制剂实验室、中药分析室、中药药理室、病理室、清洁级动物实验室。
三.仪器设备:现拥有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5万元以上仪器25台。最主要有:
流式细胞仪、定量PCR仪、图像分析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2套、荧光显微镜、蛋白质组电泳扫描分析系统、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高效标准层析系统、冰冻切片机、组织脱水机、石蜡切片机、免疫酶标仪、洗板机、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纯水器、高速冷冻离心机、-86℃超低温冰箱、低温冰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科研项目:已配合完成重点学科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际合作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卫生部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项,广东省科委5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其他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目前正在承担和协助的课题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广东省科委2项,广东省高教厅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4项。
五.主要技术:流式细胞四色荧光分析技术;竞争定量RT-PCR技术;定量PCR分析技术;原代滑膜、软骨、心肌、骨髓、神经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蛋白质组电泳分析技术等。
六.获奖情况:获奖情况(第一作者):
1.“双柏炎痛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褥疮的开发研究”,已通过广东省科委成果鉴定,1997年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粤中医97-3-11-01).并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行临床试验,批件号2001ZL005。
2. “人体老化度临床检测系统”,1995年获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3.“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标准的研究”,1998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二等奖(98广中医药J-2-01)。1999年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粤中医99-2-9-01)。
4.“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03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5. 获优秀论文奖10篇
七.获新药临床批文1个:双柏炎痛喷雾剂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行临床试验,批件号2001ZL005。
八. 成果转让2项:
1. 双柏炎痛喷雾剂转让50万人民币。
2. 神昌滴丸转让25万人民币。
九.实验室管理:建立了实验室管理制度18项,实验室各种标准操作规范(SOP)95项,其中仪器SOP30项,动物模型制备SOP14项,专项实验技术SOP25项,专题实验研究SOP26项。
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各实验室均配备专职人员管理,使用率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技术档案及时归档,专人保管。建立了实验室管理电脑系统。
十.研究生培养: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25名。
实验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协助重点学科培养研究生,为本医学院的研究生提供实验场地,指导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验研究,提高研究生科研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十一.发表论文:共发表科研论文163篇。
十二.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近期规划:
1、加强基因和蛋白质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建设。
2、建立科研信息网络,提高科研效率。
3、引进分子生物学博士(后)1~3名。
远期规划: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
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构建先进的技术平台。
2、围绕研究方向,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有关病
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有效方药进行基因调控和蛋白表达干预作用机理的
研究。
3、密切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