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19位、主任医师5位
详细介绍:
科室基本情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随院建立一百多年,发展成为集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医学学科。历经赵淑兰、洪素娴、许香桂等老一辈专家的共同努力、孜孜不倦,妇科手术开创独立,长足发展。近二十余年来,在陈全娘、张晓薇、王薇主任的带领下,展翅高飞,培养了一批批具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妇科医生,持之以恒,传承与弘扬“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在国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
医护人员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其中退休返聘一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妇科专业组包括: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宫颈病变、妇科盆底。2008年被卫生部认定为《妇科内镜培训基地》,2011年通过国家卫生部医政司评定为“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我科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科研流动站、进修生和国家卫生部妇产科专科培训基地。
临床工作:
科室现有病床46张,年手术量1500余例,年门诊量达7万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及非洲等地区。
(一)妇科肿瘤综合诊治
妇科肿瘤是危害女性生命的疾病,发生率有年轻化的趋势。1972年开展子宫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2001年增设了CCT、HPV荧光PCR检测和电子阴道镜检查,2021年开展卵巢功能评价分子遗传检测项目、宫颈疾病精准筛查检测项目,重视宫颈癌的预防,开设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开展宫颈病变的筛查研究,完善宫颈癌的防治手段。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开展的技术涉及: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腹主动脉旁(腹腔)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开展对晚期和复发性难治患者的诊疗策略的探讨(MDT)。
(二)微创技术治疗(宫腔镜、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
1990年陈全娘教授主持开展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国内属于最早开展该项目的单位之一,目前是国家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拓展妇科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经阴道、经宫腔镜、经腹腔镜(2D、3D),甚至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注重发展微创技术,在妇科肿瘤、盆底重建、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领域的微创手术具有明显特色。
开展技术: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宫腔粘连松解术、子宫畸形矫形等。腹腔镜及阴式全盆底重建手术、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和盆髂淋巴结切除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Ⅲ型子宫切除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等。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等。
(三)盆底疾病诊治
2002年始本科在省内较早开展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诊治研究,已开展多种类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各类盆底重建手术,包括经腹及腹腔镜Burch、TVT-E、TVT-O、阴道侧旁修补术,骶韧带高位悬吊术、经阴全盆腔重建术(加用网片),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同时拥有专业的团队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盆底功能训练及膀胱训练,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妇科肿瘤学(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及药物临床试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康复。
近三年来妇产科申报国自然项目近3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项,发表SCI 近20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近20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批一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2项、校级项目3项。
教学工作:
我科十分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自2017年以来申请省级教育课题一项,院校级教育课题三项,其中一项被纳入高等学校“十三五”计划国家培育类项目,至今已经培养了数十名优秀规培学员,这些人中部分已成为所属医院业务骨干。连续三年获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学系临床技能团体赛一等奖、部分学员在广东省赛区也获得优异成绩,作为基地考核项目,结业考试在2021年位列全省44个基地第一名,年度水平测试第八名的好成绩。
同时,承担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中西医本科和南山班的理论、见习以及实习教学工作,成人高等教学,培养以及贮备优秀的科研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优秀博士生”和“校级优秀研究生”称号。在2021年在华南赛区以及全国赛区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大赛”中分获金奖和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