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伤病人的急救原则包括开放气道、胸部物理固定、紧急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抗休克治疗等措施。
1.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指通过清除口腔异物、使用面罩通气等手段确保呼吸道通畅。例如,在车祸中受伤后,首先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假牙或其他异物阻塞气道,并及时移除。
此措施适用于因创伤导致意识障碍或呕吐而引起窒息风险增高的情况。
2.胸部物理固定
胸部物理固定旨在限制胸部运动以减少内部器官损伤,通常采用绷带或专用固定器进行。例如,在肋骨骨折病例中,固定有助于稳定骨折部位。对于存在明显胸壁不稳定或伴有肋骨骨折的患者,这种固定方法是必要的。
3.紧急气管插管
紧急气管插管是在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以便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院前救护时可使用LMA或ETT快速置入。当现场评估发现有显著上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困难或需要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时,应迅速实施气管插管。
4.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用于排除积液或气体,减轻胸腔压力,缓解呼吸困难。可通过穿刺胸壁引出积液或气体,并连接负压装置持续吸引。该措施适合于因肺挫伤、血气胸等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或积气的情况。
5.抗休克治疗
抗休克治疗包括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目的在于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不足。常用药物如乳酸林格氏液、去甲肾上腺素等。主要针对严重出血、创伤性休克等情况,需尽快启动以防止进一步器官损害。
在处理胸外伤患者时,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防加重内脏损伤。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气胸、心脏骤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