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高可能引起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病变。
1.感染
感染时机体为清除病原体而增加白细胞数量以增强免疫力。可能导致发热、疲劳、食欲减退等典型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2.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和血液成分改变。常见症状包括关节肿胀、肌肉疼痛、皮疹等,长期未治疗可能损伤内脏器官。
3.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影响白血球生成的血液癌症,会导致白血球计数持续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指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过度产生的疾病状态,在该疾病状态下,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IgM,导致血象增高。常表现为反复感染、乏力、体重下降、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髓系造血干细胞肿瘤,其特征为无效造血和发育异常造血。临床表现多样,从单纯血细胞减少到全血细胞减少,伴有输血依赖和反复感染。
若发现血象高的情况,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血液学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以评估血液参数是否正常。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