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呈黄色且有异味可能是慢性牙周炎、慢性咽炎、舌炎、唾液腺结石、龋齿继发感染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口腔卫生差、细菌感染等问题,从而引起口臭和口腔分泌物颜色改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治疗。
1.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的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龈和深层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可能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和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进行缓解。
2.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通常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病程较长,可导致咽喉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出现痰多且呈黄色伴有异味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蒲地蓝消炎片、清喉利咽颗粒等药物改善病情。
3.舌炎
舌炎可能由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其他口腔疾病引起,会导致舌头表面细胞受损,从而产生异常气味。患者应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如口服维生素B群补充剂或局部使用抗真菌药膏。
4.唾液腺结石
唾液腺结石是指唾液腺管内形成的固体沉积物,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导致唾液腺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唾液的正常排出,形成口臭。对于较小的唾液腺结石,可通过口腔科医师用探针取出;较大的则需手术切开摘除。
5.龋齿继发感染
龋齿继发感染时,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腐败性气体,同时炎症反应也会释放出带有臭味的物质。针对龋齿继发感染,一般需要去除坏死组织后填充材料修复,严重者可能还需行根管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如有必要,还可进行口腔专业清洁以减少细菌积聚。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