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并发症包括腹胀、肠穿孔、中毒性巨球蛋白血症、肠梗阻,但不包括肠源性发热,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1.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于痢疾导致肠道炎症和感染引起的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产生过多气体所致。腹腔内的器官如胃、小肠等出现异常扩张或积液的情况时,就会引发腹胀的现象。
2.肠穿孔
当痢疾进一步发展,细菌侵入并破坏肠道组织,可能导致局部缺血、坏死,进而发生穿孔。肠穿孔通常发生在病变处,会导致肠内容物流出至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的症状。
3.中毒性巨球蛋白血症
中毒性巨球蛋白血症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痢疾杆菌过度反应,产生大量自身抗体IgM与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和溶解。此病症可能伴随有贫血、黄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由血液中自身抗体水平升高所引起。
4.肠梗阻
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导致肠壁纤维化增厚,继而形成狭窄。若此时存在痢疾,则可能会加重狭窄的程度,从而诱发肠梗阻的发生。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以及腹胀。
5.肠源性发热
肠源性发热主要是因为细菌毒素吸收后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导致体温上升。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
针对上述相关并发症,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大便常规和培养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腹胀和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