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点赞数:119 纠正

医生擅长: 、美容手术:重睑术、眼袋切除术,提眉术、隆鼻术,隆颏术;、体形雕塑:脂肪抽吸和精细脂肪移植术;、颅颌面手术:下颌角肥大矫正,颧骨降低术,截颏前移术;、微整形美容手术:肉毒素注射和玻尿酸填充术;、瘢痕的功能和外观修复;、瘢痕疙瘩防治;体表肿物切除修复;、躯干肿物切除和修复。

医生简介: 年龄:40岁  职称:副主任医师  教学职务:副教授  技术特长:  1、颌面整形:下颌角弧形截骨术,颧骨颧弓降低术,截颏前移,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上颌Lefort 1型截骨术,根尖下截骨后退术等;  2、眼部美容手术:缝线法重睑术,切开法重睑术,开内眼角,重睑修复术;  3、面部年轻化手术:提眉术,结膜入路眼袋切除术,皮肤入路眼袋切除术,眼袋修复术,除皱术;  4、鼻部手术:假体隆鼻术,假体加耳软骨隆鼻术,驼峰鼻矫正术,肋软骨隆鼻术等;  5、体形雕塑:脂肪抽吸术,面部脂肪移植术,自体脂肪隆乳术,丰臀,腹壁整形术;  6、瘢痕的功能和外观修复:瘢痕的精细修复、扩张器手术、皮瓣转移修复、植皮手术;  7、瘢痕疙瘩防治:困难瘢痕的治疗和预防;  8、注射微整形:肉毒素注射面部老化精细调整,注射瘦脸、瘦小腿,玻尿酸精细填充(鼻部、下巴、鼻唇沟、额颞面颊部等)。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9:00-11:00) 西院区,C楼4层十六科  周六全天(8:30-11:00,13:00-16:00) 西院区,门诊楼一层诊室  手术时间:  门诊手术(周一、周五2-3台,周二、周四1台)  住院手术(每周一台,周一、周三或周五,需要提前一个工作日早上八点空腹住院)  学习履历:  2005.09~2010.07山东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博士研究生  2000.09~2005.07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工作履历:  2016.09~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六科,副主任医师  2013.09~2016.09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六科,主治医师  2010.08~2013.08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六科,住院医师  社会兼职:  1、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理事;  2、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瘢痕学组全国委员;  3、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委员;  4、中国研究型医院创面防治及组织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方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协和院所基金2项。  期刊论文:  [1] ZONG XL, YU,PX, LU HB, PAN B, SONG GD, LAI CZ, GUO XS, JIN XL, JIANG DY. Phage Display, Peptide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Key Sequence of TGF-β1.Int J Pept Res Ther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0989-018-9774-x. (SCI)  [2] ZONG XL, JIANG DY, WANG JC, LIU JL, LIU ZZ, CAI JL. TGF-β1 phage model peptides isolated from a phage display 7-mer peptide library can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keloid fibroblasts. Chin Med J, 2011; 124(3):429-435. (SCI)  [3] ZONG XL, JIANG DY, WANG JC, LIU JL, LIU ZZ, CAI JL.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phage model peptides can promote epidermal cell proliferation without tumorigenic effect. Chin Med J, 2010; 123(9):1195-1200. (SCI)  [4] SONG GD, GUO XS, ZONG XL, DU L, ZHAO JY, LAI CZ, JIN XL. Toxicity of 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in rats. Dent Mater J, 2019; 38(1):127-135. (SCI)  [5] Guo X, Song G, Zong X, Jin X. Bone Resorption in Mentum Induced by Unexpected Soft-Tissue Filler. Aesthet Surg J, 2018 Sep 14;38(10):NP147-NP149.(SCI)  [6] ZHAO JY, SONG GD, ZONG XL, YANG XN, DU L, GUO XS, LAI CZ, QI ZL, JIN XL. Volumetric mandibular change after angle ostectomy and outer cortex grinding.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8; 46(3):432-437. (SCI)  [7] ZHAO JY, GUO XS, SONG GD, ZONG XL, YANG XN, DU L, LAI CZ, QI ZL, JIN XL. Surgical outco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Z-epicanthoplasty and blepharoplasty. Int J Ophthalmol, 2018; 11(12):1922-1925. (SCI)  [8] LI GJ, JIANG DY, ZONG XL, XU X.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phage model peptides can promote human or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2013; 116(2):e92-e97. (SCI)  [9] JIANG DY, FU XB, ZONG XL, CHEN B, WANG JC, SHAN F. Focal injection of vancomycin combined with surgical debridement-dermat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pseudo-epitheliomatous granuloma. Burns, 2010; 36(4):552-557. (SCI)  [10] Jiao H, Fan J, Cai J, Pan B, Yan L, Dong P, Zong X, Gan C, Xiao R.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Autoimmune Disease in Keloid Patients.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5; 39(5):818-825.(SCI)  [11] YANG JF, QIU LP, MA ZB, SUN KN, LIU AH, ZONG XL, LI AM, ZHU J, SUN C. Preparation of CNTs/HAp/Chitosan Hydrogel and Its Cellular Compatibility. J Sci Conf Proc, 2009; 1(1):141-145.  [12] 宗宪磊,曹春艳,宋国栋,赖晨智,余泮熹,靳小雷,姜笃银.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短肽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2018; 15(30):4-7.  [13] 宗宪磊,李国菊,靳小雷,姜笃银. 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键序列筛选及鉴定.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 12(3):156-159.  [14] 宗宪磊,陆海滨,祁佐良,李国菊,宋国栋,都乐,靳小雷,姜笃银. 合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活动短肽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 12(1):1-5.  [15] 宗宪磊,宋国栋,都乐,靳小雷. 曲安奈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157-160.  [16] 徐静静,蔡景龙,王黔,李毅,焦虎,宗宪磊. 人瘢痕组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 中华医学杂志,2015; 95(10):770-775.(通讯作者)  [17] 徐静静,蔡景龙,李毅,宗宪磊,李国菊,李国帅. 真皮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中华创伤杂志,2015; 31(2):180-182.(通讯作者)  [18] 宗宪磊,姜笃银,李国菊,蔡景龙.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噬菌体活性肽的构建及其对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2013; (93)14:1058-1062.  [19] 宗宪磊,姜笃银,蔡景龙,陈莹. 应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TβRII特异性序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 6(6):323-326.  [20] 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王魏.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 23(2):188-193.  [21] 宗宪磊,蔡景龙,庞力,刘军莉,姜笃银,王魏. 应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hFGF-7模拟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 23(2):183-187.  [22] 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付小兵,盛志勇,单菲.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筛选hFGF-7相关模拟肽. 山东大学报(医学版),2009; 48(11):46-49.  [23] 宗宪磊,蔡景龙,王魏,姜笃银. 皮肤再生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及其策略. 中华外科杂志,2008; 46(16):1268-1270.  [24] 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付小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 3(1):54-57.  [25] 宗宪磊,姜笃银,蔡景龙,徐斌. 瘢痕疙瘩的肿瘤特性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 18(5):393-397.  [26] 宋国栋,郭小双,宗宪磊,赵竟伊,赖晨智,靳小雷. 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多向分化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18; 15(24):4-8.  [27] 赵竟伊,靳小雷,宗宪磊,蔡景龙,祁佐良.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在家族性瘢痕疙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 33(2):122-128.  [28] 赵竟伊,靳小雷,宗宪磊,杨晓楠,都乐,宋国栋,蔡景龙,祁佐良. 聚集蛋白多糖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研究. 中国美容医学,2017; 26(3):77-79.  [29] 徐静静,李毅,宗宪磊,蔡景龙. 瘢痕疙瘩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4; 10(5):282-284.  [30] 郭小双,祁佐良,杨晓楠,宗宪磊,宋国栋,都乐,赵竟伊,任天剑,靳小雷. 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在颅面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 34(6):463-467.  [31] 周树萍,黄智龙,马继光,徐静静,蔡景龙,宗宪磊,都乐. 人增生性瘢痕表皮细胞修复裸鼠皮肤创面的实验.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 30(4):289-293.  [32] 周树萍,徐静静,蔡景龙,牛扶幼,宗宪磊,都乐. 人增生性瘢痕皮肤与正常皮肤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中华创伤杂志,2014; 30(5):388-393.  [33] 陈强,蔡景龙,宗宪磊,何永强,周振山. 皮肤扩张术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下颌角痤疮后瘢痕疙瘩.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 7(3):210-213.  [34] 周树萍,宗宪磊,牛扶幼,刘林嶓,蔡景龙. 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 9(4):225-228.  [35] 马继光,蔡景龙,宗宪磊,吴军成,刘振中,刘肃,孙玉生,张志华. 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 29(6):422-427.  [36] 陈莹,蔡景龙,宗宪磊. 钝性吸脂针肿胀抽吸法治疗下肢血管脂肪瘤. 中国美容医学,2012; 12(8):2-3.  [37] 马常明,蔡景龙,牛扶幼,宗宪磊,陈莹,刘林嶓. 皮肤滚针导人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观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 28(3):185-189.  [38] 马常明,蔡景龙,牛扶幼,宗宪磊,陈莹. 机械磨削联合微针导入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21):2421-2423.  [39] 刘振中,姜笃银,蔡景龙,宗宪磊,张基勋,单菲,王文婷,王魏. 转化生长因子β1噬菌体模拟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11; 91(38):2714-2718.  [40] 刘振中,姜笃银,蔡景龙,宗宪磊,张基勋,单菲,王文婷,王魏. 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筛选TGF-β1相关模拟肽的实验研究. 山东大学报(医学版),2011; 49(8):70-73.  [41] 单菲,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刘军莉,赵敬杰. KGF在成纤维细胞促进表皮细胞增殖作用中的研究. 山东大学报(医学版),2010; 48(4):18-22.  [42] 李德山,蔡景龙,宗宪磊,陈莹,王苗苗,马常明.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0; 5(5):10-12.  [43] 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王魏,单菲. 深II度烧伤创面汗腺干细胞标志物的变化规律. 中华烧伤杂志,2009; 25(4):301-304.  [44] 魏欣净,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盛志勇,王魏,单菲. 表皮细胞表达胚胎性角蛋白与创伤不同修复结局的关系. 中华外科杂志,2009; 47(16):1245-1249.  [45] 徐斌,刘振中,张敬,宗宪磊,蔡景龙. 腺病毒介导CDgly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皮下移植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2008; 88(48):3428-3431.  专著:  [1] 参编《创烧伤整形外科查房实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52.2万字,2013。  [2] 参编《现代瘢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奖励:  [1] 姜笃银,宗宪磊,刘军莉,刘振中,单菲,王兴蕾,王吉昌. “采用KGF和TGF-β1噬菌体模拟肽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实验研究”获201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JB2013-3-177-R02)。  [2] 宗宪磊,姜笃银,蔡景龙.“TGF-β1噬菌体模拟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论文获2010年第七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优秀中青年论文奖。  [3] 宗宪磊,姜笃银,蔡景龙.“TGF-β1噬菌体模拟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论文获2010年度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奖。  [4] 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单菲,付小兵,盛志勇.“成纤维细胞通过KGF促进表皮细胞生长”论文获2009年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五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优秀中青年论文奖。  [5] 蔡景龙,姜笃银,杨加峰,纪春岩,潘博,安纲,李惠斌,董红,刘振中,王吉昌,赵建平,樊树强,朱桂英,徐斌,宗宪磊.“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方法研究”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03175P0801)。  [6] 蔡景龙,姜笃银,杨加峰,纪春岩,潘博,安纲,李惠斌,董红,刘振中,王吉昌,赵建平,樊树强,朱桂英,徐斌,宗宪磊.“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方法研究”获200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JB2007-3-91-1)。  [7] 蔡景龙,姜笃银,杨加峰,纪春岩,潘博,安纲,李惠斌,董红,刘振中,王吉昌,赵建平,樊树强,朱桂英,徐斌,宗宪磊.“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研究”获2007年山东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7Z10075)。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