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会导致多个器官发生病变。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少数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另外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
1、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结核的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或者打喷嚏、飞沫以及交谈等呼吸过程,把结核菌排出体外。免疫力比较低或者吸入大量结核菌的人群可能会因此造成肺结核的发病,建议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
2、消化道传播:如食用了含有结核菌的牛奶,会发生肺结核的传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3、接触传播: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结核可累及全身,在接触肺结核患者后,如果接触者存在皮肤表面的破损,且接触到患者体液等,可能有几率会感染肺结核;
4、母婴传播:患有肺结核的孕妇,可能会将结核杆菌传染给婴儿,需注意做好孕期检查。
肺结核可以通过痰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痰液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肺部有病灶。确诊肺结核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做好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肺结核的患者在痊愈后,可以在体液免疫系统下达到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不易再次感染肺结核。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