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畸形、病理性骨折,以及全身毒血症状。
1.骨质破坏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吸收,形成空洞。可引起骨结构完整性受损,导致骨密度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瘫痪。
2.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犯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导致关节面不平滑,活动时相互摩擦,进而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肌肉萎缩,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畸形
当结核病变累及骨骼生长板时,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从而引发畸形。典型表现为肢体长度不对称或关节位置改变,长期未治疗者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4.病理性骨折
骨结核会降低骨的强度,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微小损伤后骨折。轻微跌倒即可导致骨折,骨折部位通常为脊柱、股骨等负重较大区域,易引起持久性残疾。
5.全身毒血症状
结核菌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重症病例可能出现高热、盗汗、体重减轻等情况。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化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定期复查X线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