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手足口病病情比较复杂,早期诊断困难,通常需要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以及临床症状、血常规、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等作出诊断。确诊后要进行系统性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一、临床表现:
1、皮疹:手足口病首先出现发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皮疹可出现在手心、脚心、臀部、膝盖部位;
2、口腔表现:患者口腔内会出现疱疹,破溃后会出现溃疡,通常疼痛感不明显;
3、臀部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臀部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少数患者会出现斑疹,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疱;
4、膝盖表现:手足口病的患者还会出现膝盖疼痛,甚至红肿的情况,可能会伴有高热、惊厥的症状。
二、血常规:
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
三、病毒分离:
取患者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可以确定病毒类型。
四、血清学检查:
可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1-3天就可以检测出阳性,是诊断手足口病的重要依据。
确诊后要尽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导致预后不良。通常可以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用冰袋放置额头进行物理降温,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退热。同时注意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