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易出现尿量减少、水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脑病等症状,需紧急就医。
1.尿量减少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由于肾脏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分和废物不能有效排出体外,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尿液形成主要在肾脏完成,当存在急性肾衰竭时,会导致尿液产生减少,进而引发尿量减少的现象。
2.水肿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会引起水钠潴留,使体内液体积聚而诱发水肿。水肿通常发生在身体低垂部位,如足部、踝部等。
此外,还可能伴有体重迅速增加的情况。
3.高钾血症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小管排钾功能降低,此时容易造成体内钾离子浓度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引起高钾血症的发生。高钾血症的症状包括疲劳、肌肉痉挛、心律不齐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4.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小管分泌HCO3-减少,无法有效地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导致乳酸、酮体等代谢产物积累过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口干舌燥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
5.尿毒症脑病
尿毒症脑病是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毒素在体内积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尿毒症脑病的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嗜睡甚至昏迷等。
针对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和尿液分析、电解质水平检测以及肾功能测试。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控制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失衡并使用透析疗法。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排出,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