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末端狭窄可采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管支架植入术、胆囊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通过口腔插入细软内镜至十二指肠乳头处,注射造影剂显示胰胆管系统情况,有助于诊断胆总管末端狭窄。此方法为微创手术,在影像学引导下完成,适用于胆总管末端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2.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利用穿刺针经皮肤进入肝脏,插入导丝、导管到达胆管内部进行引流的一种技术。该方法主要用于缓解胆管梗阻引起的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可暂时减轻症状,为进一步手术提供条件。
3.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是将十二指肠乳头切开以改善胆汁流出的外科手术,常用于治疗胆总管末端狭窄。此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X线监视下使用特制工具如球囊扩张器或切割刀片打开十二指肠乳头,扩大胆管开口。
4.胆管支架植入术
胆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通过经皮经肝或经口途径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于狭窄部位,旨在保持胆管通畅。该措施适合于因良性疾病导致的胆管末端狭窄且不适合行治疗性手术者。
5.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是移除胆囊的手术,能够直接解决胆总管末端狭窄的问题。如果患者存在胆结石或者慢性胆囊炎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上述手术。
针对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如胆石症、肿瘤等。在实施任何治疗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以及增强CT扫描,以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后续处理。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