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员: 医生33位、主任医师18位
详细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马万森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奠基并创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专业,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相关技术进行潜心研究。经过共同努力,于80年代正式成立了心血管内科。
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目前是“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警和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国内综合医院中首家通过美国SCPC认证的胸痛中心,卫计委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培训基地,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亚专科基地。并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心血管内科自成立至今,经历了快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发展过程,并创造了一系列一流的工作业绩。担负着全国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疗工作,在心血管疾病相关领域的多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科室对各类心脏常见、疑难、危重疾病具有高水平的诊治实力,特别是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高血压的诊治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警和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标准化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本库和临床随诊系统,为临床科研储备了丰富的原材料,为探讨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评估指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技术,主要包括晕厥数据库和随访系统的建立、冠心病标本库和随访系统的建立、早发冠心病遗传数据库和随访系统的建立、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的检测、血谷固醇浓度的检测、心肌活检、多项心脏重症监测和治疗技术: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体外膜肺氧合(ECMO)、心包穿刺术等,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声学造影及三维应变成像、心脏植入装置感染电极拔除新术式、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新术式、长程心电监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腔内激光治疗、高血压射频消融术以及心脏康复等,显著提升了本专科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特色诊疗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创新技术;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警新方法;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感染电极拔除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冠状动脉影像学和生理学检查;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库和随访系统;多学科联合门诊(晕厥头晕联合门诊、肿瘤心脏病专业门诊等)及各类专病门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双心等)。
教学科研医学教育方面已形成贯穿临床医学教育全程的培训中心,对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是卫计委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成功举办多项国家级、市级、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编/主译涉及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各阶段医生的教材。获得了多项国家、北京市、北京大学和北医的各种教学奖励。
团队长期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展开积极探索,近年作为牵头单位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1项,总经费共2336.8万,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共3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包括在心血管领域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如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J Mol Cell Cardiol、Am J Cardiol、Atherosclerosis等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共有18人参与国内42部专业指南的制定,获得包括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际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等18项。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奖励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