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治疗方法

首页

脑出血后治疗方法

举报/反馈2023-07-21

脑出血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的患者。

1、卧床休息:一般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常明显升高,应卧床休息2-4周,避免情绪激动及血压升高,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危害身体健康。如果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症状,应适当抬高床头15-30°,并保持30°左右,以防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病情稳定后,可鼓励病人多做床上功能锻炼,如使踝关节背伸或跖屈,可增强下肢肌力,防止肌萎缩;

2、药物治疗:脑出血后可根据病情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时,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如果血压升高,可给予降压药物,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片等。如果血压明显升高,应避免使用硝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以免引起血压过低;

3、手术治疗:如果出血量大,病情严重,需进行开颅手术或微创血肿引流术,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以免压迫重要部位。病情稳定后,可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4、康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同时,可行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还可促进侧肢体的功能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