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

首页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

举报/反馈2023-08-03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血脂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1、遗传因素:由于存在家族遗传史,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所以有家族史的人群容易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2、血脂紊乱: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高脂血症的患者容易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建议低脂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3、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明显高于普通人。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血糖控制,注意监测血糖;

4、高血压:高血压明显升高时,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继而出现破裂、出血,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建议积极调理血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

5、吸烟: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还会降低动脉弹性,所以高龄男性,吸烟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也会明显高于普通人。

此外,肥胖、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可能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就医,建议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