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首页

免疫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举报/反馈2023-08-03

免疫接种是指用各类疫苗、类毒素、抗原等物质,经过注射、口服或吸入等途径接种到机体,使机体产生主动免疫或者被动免疫的预防接种作用。在接种后,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通常包括避免伤口沾水、注意保暖、饮食、观察不良反应等。

1、避免伤口沾水: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针眼处不能沾水,也不能用手触摸,以免水中携带的病菌由针眼处进入皮肤,引起局部感染,导致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2、注意保暖:接种疫苗后,在24小时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身体抵抗力比较弱,如果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感冒、着凉等情况,不利于机体恢复;

3、饮食:接种疫苗后,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避免喝酒、抽烟等,以免其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影响接种效果,可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汁等。此外,如果出现低热,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可以多喝水、多休息,2-3天会自行缓解;

4、观察不良反应:在接种疫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或者轻微的过敏反应,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如果出现高热、寒战、皮疹,甚至是过敏性休克,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

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的社区卫生所或者防疫站观察半小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剧烈活动,以及避免饮酒、抽烟等。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