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室详情

首页
首页 简介 专家 科室 指南 评价
医学检验科

医生14位

主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科室互联网影响力
102576总访问量
0主任医师
0患者评价
8昨日访问量
2科普文章
14科室医师
医学检验科简介
一、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成立于1982年,参照《临床实验室设计指南》的国家标准设计,符合二级实验室标准,按照ISO 15189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全体检验科同仁30多年的不懈努力,传承广州医科大学校训厚德修身、博学志远的精神,现已成为集临床检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入选的临床基因扩增培训基地的示范实验室之一,是卫生部检验医师培训基地,是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广州市重点学科。同时,它还是广东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检验科年总检测项次数达到2700多万次,年总业务收入1.7亿元。 二.专科队伍 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科研师资队伍,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现有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10人,获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22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职工占84.8%。学科队伍拥有国家级医学分会委员1人次;省市级医学分会副主委5人次,常委1人次,专家组成员7人次,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1名;广州市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1人次,广州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次,广州市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次,在全国及广东省检验界拥有稳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三.专科特色 常规开展项目300余项,基本覆盖综合三级医院的检验科必须开展的检验项目,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项目齐全的检验报告。 1.临床血液学和临床体液学亚专业 除常规项目外,还开展脱落细胞学、红细胞位相、血小板功能分析、血栓弹力图及贫血相关检测。 2.临床生化亚专业 开展心、脑、肝、肾等器官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等的检测项目,还具备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特定蛋白、蛋白质电泳和免疫电泳的检测能力,并服务于临床药物试验基地。 3.临床免疫学亚专业 具有肿瘤标志物、 激素、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过敏性疾病、骨代谢标志物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服务。 4.临床微生物亚专业 作为广州市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承担临床病原学诊断,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对全院耐药性菌株进行动态的系统监控,具备培养和检测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及耐药菌的能力。 5.临床分子生物学亚专业 运用聚合酶连反应技术,对多种病原体进行临床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进行准确的核酸定量;针对临床高发病宫颈癌,开展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能为临床提供常见的21种分型模式,为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正确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确切的病因依据。 科室积极参加国际、国家卫计委和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成绩优秀,通过室间质评监控各亚专业的检测服务能力。其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医学科学领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辐射全省及周边多个省份,先后举办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学术会议10余次,社会效益显著。 四.科教与对外交流 检验科承担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和《临床血液学检验》两门主干课程教学,协助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及全国检验专业住院医师、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名。2014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住院医师培训,目前共招收规培人员9名,已完成规培人员结业2名。 检验科承担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卫计委、广州市教育局及广州市卫计委等多项研究。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奖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30部,主编3部,副主编5部。省内多家医院的检验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社会效益显著。 为更好服务患者和市民,检验科围绕医院“便民、利民”宗旨,提出了持续改进检验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目标,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协调,一方面向临床部门推进新项目的宣传,提升分析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和临床的充分沟通,合理评价检验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尽最大努力为我院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全部
收起
医学检验科专家全部医生
其它科室
健康资讯
同类科室推荐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