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的二尖瓣替换为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功能。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心脏瓣膜钙化等疾病。

1.心力衰竭
当心肌受损或负荷过重时,会导致心室壁增厚、心腔缩小,此时需要通过二尖瓣膜置换术来改善心功能。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2.瓣膜狭窄
瓣膜狭窄是指心脏中的瓣膜变得僵硬或变形,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这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心肌肥厚、心腔扩大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对于瓣膜狭窄引起的轻度至中度的心力衰竭,可遵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以减轻心脏负担。
3.瓣膜关闭不全
瓣膜关闭不全是由于瓣叶对合不良或者腱索断裂等原因导致的,在心脏收缩时无法完全闭合,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平衡,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长期如此就会引起心力衰竭。如果是由瓣膜返流引起的轻微至中度的心力衰竭,则可以考虑使用阿替洛尔片、盐酸贝尼地平片等β-受体拮抗剂控制病情的发展。
4.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内膜炎症,累及心脏瓣膜。这种炎症反应会引起瓣膜组织损伤和瘢痕形成,进一步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使心脏的工作效率下降,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力衰竭,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G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等,必要时需行瓣膜置换术。
5.心脏瓣膜钙化
心脏瓣膜钙化是心脏瓣膜上钙质沉积的过程,随着钙化的进展,瓣膜会变得僵硬和狭窄,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这会导致心脏工作量增加,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若患者存在严重的瓣膜钙化并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可能需要进行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手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等。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