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门脉血栓肝硬化

2024-06-13 09:39 举报/反馈

门脉血栓形成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肝脏结构改变导致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门脉高压和血栓形成。

门脉血栓形成与肝硬化时的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有关。脾脏是清除老化红细胞和细菌抗原的重要器官,在肝硬化时会因充血而肿大,此时脾脏内巨噬细胞会吞噬大量的红细胞和其他微生物,这些被吞噬的物质在脾脏内会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组织因子,进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血栓。门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腹水是因为门脉高压引起的液体积聚在腹腔内;消化道出血则可能由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超声检查是诊断门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因为它具有简便、快捷且无创的特点。此外,CT血管造影也可以显示门脉及其分支的情况。门脉血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凝治疗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抗凝治疗可以预防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介入手术,通过建立一条直接的旁路来降低门脉压力。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食物以减少门脉高压,还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腹部超声,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推荐专家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同城专科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