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腹泻
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进而引发腹泻。 腹泻主要发生在小肠和大肠,但也有少数病例可能涉及整个消化道。
2.腹痛
感染性肠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收缩,从而引发腹部疼痛。此外,食物不耐受、过敏也可能诱发此现象。
腹部任何位置都可能出现疼痛,但也可能局限于某一区域。
3.恶心
胃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后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排空减慢,此时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情况。 恶心通常与胃有关,但也可能是整个消化系统的反应。
4.呕吐
呕吐是身体为了排出有害物质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发生肠炎时,炎症会刺激胃肠壁,产生不适感,进而引发呕吐反射。 呕吐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但通常与进食或饮水有关。
5.发热
发热是因为肠炎致病菌在体内繁殖并释放内毒素,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 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且多为低至中度热度。
针对孕妇肠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以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需谨慎选择,因为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轻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非处方药缓解症状;重症或有并发症者应住院接受补液、营养支持和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经彻底烹饪的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肠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