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急性胃肠炎时,炎症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多,进而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受到感染或食物不耐受的影响而快速排空。
2.腹痛
当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此时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疼痛感。腹痛可能位于上腹部、脐周或下腹部,取决于炎症的位置。
3.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胃肠道运动异常所致,因为炎症因子刺激了胃肠道平滑肌,使肌肉过度收缩,进而引发恶心的感觉。恶心常伴随在急性胃肠炎中,但并不总是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而是由胃肠道不适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
4.呕吐
呕吐是身体为了排出有害物质而做出的防御反应。急性肠胃炎时,炎症刺激胃壁,产生过多的胃酸和气体,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加重胃部不适,引发呕吐。呕吐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但通常在进食后更为明显,且可能会伴有剧烈的腹痛。
5.发热
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炎症,这些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定点上升,从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针对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进行血常规、便常规等检测以评估炎症情况。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重症情况下需及时就医输液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冰激凌、辣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