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一种发作于肠道部位的炎症,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大便常规、腹部CT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1、血常规:肠炎患者在活动期可有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的情况,另外还可能有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的表现,提示患者存在肠炎;
2、大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时,可发现患者大便中有黏液及脓血,甚至还可以见到红细胞,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肠炎;
3、腹部CT:患者发生肠炎时,通过腹部CT并不能准确的判断肠道情况,此时可通过腹部X线、钡剂灌肠、小肠造影等方式,了解肠道情况,有助于诊断肠炎;
4、临床症状:肠炎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其中腹痛多为阵发性腹部绞痛,位置大多数不固定,以右下腹多见。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多为稀水便,且大便量少,常伴有肠鸣音亢进。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头晕、脱水等情况,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则可能是患有肠炎。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积极采取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