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疝的症状包括腹痛、腹部肿块、便秘、肠梗阻、血便,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腹痛
由于乙状结肠疝时,肠道被挤压移位进入薄弱处形成包块,当发生嵌顿时会导致肠管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炎症和痉挛性收缩,产生剧烈腹痛。
腹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可能伴有阵发性加剧。
2.腹部肿块
主要是因为乙状结肠通过骨盆处薄弱点突出于体外,在局部形成一个可触及的压痛点,从而出现腹部肿块的现象。肿块通常位于左下腹,可能有压痛或可推动。
3.便秘
便秘的发生与乙状结肠疝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有关。疝囊压迫直肠和乙状结肠,影响其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进而引起便秘。患者可能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肛门疼痛的情况。
4.肠梗阻
肠梗阻是由乙状结肠疝引起的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导致肠腔狭窄或闭塞所致。梗阻近端的肠管因积聚气体和液体而扩张,远端则因缺乏有效推进而停止运动,进一步加重了肠腔狭窄。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气排便。
5.血便
血便是由乙状结肠疝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和出血所致。血液随消化液流入肠道,经过一定时间后随大便排出。血便多为鲜红色,有时附着在大便表面,也可能混入大便中。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CT扫描等以评估疝囊大小和位置。必要时还可考虑使用钡剂灌肠造影来确定是否存在乙状结肠疝。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手术修补缺损,如开腹修补术或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固定术。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减少腹内压力增高,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