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栓塞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感觉障碍、吞咽困难、眩晕,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脑部血管受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偏瘫
心源性脑栓塞后遗症中,由于大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局部缺血缺氧,神经功能受损。运动中枢受损时,可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主要影响大脑皮层运动区和运动传出通路,表现为一侧上下肢肌力减退、活动不利等。
2.失语
心源性脑栓塞后遗症会导致语言功能区域受损,从而引发失语的症状。
通常涉及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区,包括Broca区和Wernicke区,患者可能出现口语表达障碍、理解困难等情况。
3.感觉障碍
当心源性脑栓塞累及到丘脑、顶叶等部位时,可能会导致感觉异常,进而引发感觉障碍的现象发生。这种症状可能伴随有刺痛、麻木感或者失去特定的感觉,如触觉、疼痛觉等。
4.吞咽困难
心源性脑栓塞后遗症可能导致延髓麻痹,影响咽喉部肌肉的功能协调,造成吞咽困难。此症状多由舌咽、迷走神经受损引起,在进食固体或液体时会出现呛咳、吞咽缓慢等问题。
5.眩晕
眩晕可能是心源性脑栓塞后遗症引起的前庭系统损害所致,前庭系统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空间定向感。眩晕常描述为头晕或不稳感,严重时可能导致跌倒。
针对心源性脑栓塞后的不同后遗症,建议进行头颅MRI、经颅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脑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以减少心血管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