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经受损的心脏内膜进入血液,在心内膜下繁殖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心脏杂音等症状。当感染累及瓣膜时,会导致瓣膜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虽然经过抗生素治疗可以清除感染,但已经受损的瓣膜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不能被彻底治愈。
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同时配合利尿剂以减轻心脏负荷,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针对心内膜炎导致的心力衰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必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助于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