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诊断需考虑腹痛、腹泻、发热、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若确诊或疑似感染应立即就医。

1.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和痉挛所致。腹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2.腹泻
腹泻是因为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黏膜导致肠蠕动加快。腹泻常伴有频繁排便且大便呈水样或糊状。
3.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感染性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所引发的症状。发热时可能会感到畏寒、头痛等不适症状。
4.脓血便
脓血便是由于痢疾杆菌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诱发的消化道反应。表现为粪便中带有血液和黏液,严重者可有里急后重感。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多因痢疾杆菌侵入结肠黏膜下淋巴组织,使黏膜充血水肿并形成浅表溃疡,进而导致直肠肛门局部神经反射增强。患者会感到排便不尽、肛门坠胀感强烈。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霍乱弧菌O抗原凝集试验、志贺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以及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