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镜检查是为了观察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大肠梗阻等疾病状况,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由于肠道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腹泻、便秘、腹痛等,为了避免病情延误,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黏膜上突出的良性肿瘤,由于其位置特殊,无法通过常规体检发现。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并摘除息肉。内窥镜下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医生使用特制工具直接切除息肉。
2.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会导致肠道炎症和水肿,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肠镜可以直视病变部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炎作用。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易导致结肠组织受损而形成溃疡面。肠镜可清晰显示溃疡的位置、范围和深度。患者需要遵医嘱口服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炎的作用。
4.结肠癌
结肠癌由结肠细胞恶性转化形成,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等症状。肠镜能够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术后需定期复查。
5.大肠梗阻
大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大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当发生完全性梗阻时,就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情况。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梗阻的原因和位置。对于不完全性梗阻的患者,可通过禁食水、胃肠减压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结肠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者。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脂、高纤维食物摄入,以免刺激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