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眼科医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发症包括

2024-09-25 19:54 举报/反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包括贫血、黄疸、脾肿大、血红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出现的一种血液学疾病。贫血通常是由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和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乏力、头晕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发症包括

2.黄疸

黄疸是因为胆红素代谢障碍,当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时,就会在体内积累并返流到血液中,进而引发黄疸的症状。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发黄,严重者可伴有瘙痒、疲劳等症状。

3.脾肿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需要巨核细胞增生以补偿其破坏,此时会刺激脾脏的淋巴细胞增殖,导致脾脏肿大。脾肿大可能伴随腹部不适、左上腹压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亢进引起的症状,如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4.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是指游离血红蛋白从泌尿系统排出,当溶血发生时,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量超过肾脏处理能力时,会在尿液中积聚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通常表现为尿色深红或棕色,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5.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贫血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以及溶血后产生的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肾小管基底膜所造成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浮肿、高血压、尿量减少、尿色改变等症状。

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血涂片镜检、血生化检查,必要时还需做骨髓穿刺。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重症需行脾切除术。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或药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贫血症状。

推荐专家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同城专科
免费咨询 预约挂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