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片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利尿剂、铁剂或钙剂等都可能导致便秘。如果便秘症状持续,应咨询医生考虑更换药物或给予泻药治疗。
1.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来产生镇痛效果,同时也能减少肠道蠕动和增加直肠、肛门的排便反射阈值,导致排便困难。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导致严重便秘,需遵医嘱逐渐减量并考虑换用非阿片类止痛药。
2.抗胆碱能药物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副交感神经活性,包括平滑肌的运动功能,因此会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运动,进而引起便秘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促胃动力药进行缓解,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但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
3.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降低体内液体积聚,从而引起大便干结,导致便秘发生。对于由利尿剂引起的便秘,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芹菜等,以改善便秘症状。
4.铁剂
铁剂可影响消化系统内的电解质平衡,使水分潴留,进而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若便秘是由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则需要及时补充铁元素,可通过口服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补铁制剂纠正贫血状态。
5.钙剂
高钙血症时,由于钙离子浓度升高,会导致肠道肌肉收缩力减弱,肠道蠕动减慢,继而引起便秘。如果是因为骨质疏松等原因必须服用钙剂,可以选择含钙量较低的产品,或者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医生指导进行用药。除上述提及的药物外,还有其他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例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等,此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