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神经系统损害。
1.贫血性心脏病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额外增加血流量以弥补组织供氧不足。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肥厚等病理变化,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2.心力衰竭
长期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和心肌功能降低,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3.呼吸功能衰竭
缺铁性贫血引起红细胞减少,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持续的缺氧状态会损伤肺部组织,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免疫功能低下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包括运输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到身体各处。这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更难以对抗感染。可能导致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使病情恶化并延长治疗时间。
5.神经系统损害
缺铁性贫血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可能会引起头痛、眩晕、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引起性的神经系统损害。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早期发现和处理缺铁性贫血,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