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囊肿的症状包括唾液分泌增多、触痛、局部肿胀、硬度不一的包块以及反复感染,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唾液腺的慢性炎症或损伤,建议及时就医。
1.唾液分泌增多
唾液分泌增多可能是由于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的。涎腺囊肿通常是由导管阻塞引起的唾液滞留所致。唾液会通过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涎腺分泌出来,以帮助消化食物并保持口腔湿润。
2.触痛
触痛可能源于囊肿壁上的神经受压或炎症反应。
涎腺囊肿的存在会导致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炎症,从而引发触痛感。疼痛通常集中在涎腺囊肿所在的位置,尤其是在触摸时更为明显。
3.局部肿胀
涎腺囊肿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和水肿,进而导致肿胀的发生。肿胀是由于组织液体积聚或炎症引起的局部扩张。肿胀通常出现在涎腺所在的区域,如耳垂下方、颊部或颈部。
4.硬度不一的包块
涎腺囊肿内部为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因此触感柔软;但当其继发感染则可能出现硬结。这种差异性硬度可能是由于囊肿内部液体的浓度变化所导致的。囊肿通常位于腮腺、下颌下腺或舌下腺附近,可被触及到一个柔软而有弹性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
5.反复感染
涎腺囊肿的囊壁容易因外伤等原因破损,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破裂后,囊内压力降低,有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感染多发生在囊肿的顶部或边缘,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针对涎腺囊肿的症状,建议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来评估囊肿的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手术切除,例如经皮穿刺抽吸或开放性手术。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减少涎腺受损的风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