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站立性晕厥,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颅内压力降低,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严重脑损伤。
1.头痛
外伤后脑脊液循环受阻或者吸收过快导致颅内压力降低,使大脑处于牵拉状态,从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头部顶部或两侧,可能伴有搏动性痛感。
2.恶心
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和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恶心的感觉。恶心常伴随着头晕、腹部不适等症状,在早晨或饭前尤为明显。
3.呕吐
外伤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或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应激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均可引起呕吐现象的发生。呕吐通常是突然发生的,且可能伴有剧烈腹痛。
4.眩晕
外伤导致的内耳震荡或血肿压迫迷路,会引起前庭功能障碍,产生眩晕感。眩晕多为旋转性,有时可伴随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5.站立性晕厥
外伤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血压下降,当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心脏供血不足,大脑缺氧而出现晕厥。患者在长时间站立后容易发生晕厥,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或刚进食后。
针对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可以进行头颅CT扫描以评估是否有结构性损伤。治疗措施包括补液维持血容量稳定,以及使用氟氢可的松等药物提高脑脊液压力。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尤其是坐位或卧位,以免加重症状。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