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在肾脏中沉积,引起的一系列肾脏损害的疾病。

尿酸性肾病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所引起的。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饱和度时,会在肾脏内形成结晶并逐渐积累,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等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不适症状。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尿酸血症,超声波检查可见双肾增大、皮髓质分界不清等异常信号。对于疑似尿酸性肾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尿液分析、肾功能测试以及尿酸水平测定。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出。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减少尿酸产生,减轻肾脏负担。

2023-07-06 08:55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