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分期可采用“骨骼改变”口诀,即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形腿和“X”形腿。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骼矿化异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该病主要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其发生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有关。典型表现
为生长迟缓、颅骨畸形、肋骨串珠、脊柱后凸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夜间睡眠不安稳、易惊醒、多汗等症状。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以及骨骼X线检查来评估骨骼病变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如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对于重度佝偻病患儿,医生可能会考虑静脉注射维生素D3。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尤其是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蘑菇等;同时,适量户外活动有助于皮肤产生天然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