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瘘的临床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多、涎液自耳前瘘管口流出、瘘管口周围皮肤湿润、局部红肿、瘘管感染,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唾液分泌增多
涎瘘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导管损伤引起,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口腔和耳前导管之间的连接不完全。当食物残渣进入并刺激受损区域时,会引发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增多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耳垂下方或下颌角处。
2.涎液自耳前瘘管口流出
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耳前瘘管未完全闭合,形成一个与口腔相通的小通道,使唾液能够从瘘管流入耳朵。这种症状通常会在进食辛辣或酸性食物后加剧,且多见于耳垂附近。
3.瘘管口周围皮肤湿润
由于唾液持续渗出,会导致瘘管周围的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从而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易受细菌侵袭。湿润感主要出现在瘘管开口处及其附近的皮肤上。
4.局部红肿
如果瘘管发生感染,炎症反应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水肿和红斑形成。红肿通常集中在瘘管开口处,有时可伴有疼痛或触痛。
5.瘘管感染
若患者存在瘘管感染,则可能会因为炎症因子的刺激而出现发热的症状。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免疫应答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以评估瘘管情况。
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手术切除瘘管,例如经皮穿刺引流术或开放性手术。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瘘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或护肤品,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