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脱水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降低,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急性胃肠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肠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加并失去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由于肠道蠕动加快和消化液分泌增多所致。
2.呕吐
当胃部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导致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生。这是机体为了将有害物质排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呕吐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常见于上腹部或咽喉部。
3.口渴
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快,会引起血液浓缩和血容量下降,刺激下丘脑前部渗透压感受器,从而产生口渴的感觉。口渴感可能会出现在口腔内部的任何位置,但通常是由于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
4.尿量减少
急性胃肠炎伴随的腹泻和呕吐会造成身体大量失水,使血液浓度增高,血容量减少,此时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最终导致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能导致膀胱充盈不适,频繁排尿次数减少。
5.皮肤弹性降低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和氯离子等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引起水肿。若水肿累及皮下组织,则可表现为皮肤弹性降低。这种情况多见于眼睑、脚踝或手指等易水肿部位。
针对急性胃肠炎脱水症状,可以进行电解质分析、血常规检查以评估脱水程度和是否存在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避免过度限制饮食,以免加重脱水。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