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患者如果及时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较好,但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骨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骨骼系统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并积极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反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接受规范化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持续存在并大量繁殖,会导致骨质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关节僵硬、畸形等,严重时可导致残疾,甚至因全身消耗而影响寿命。
骨结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针对骨结核的治疗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和联合用药原则,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加强症状观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